無形之手

中國銀行上市,又大排長龍。
茶餐廳快餐店這幾天佈滿大小「股壇」,
夫家也有親友匆匆借cheque book,好似抽中就發硬。
愈知得多,卻愈覺所知太少,
愈不敢輕易沾手。
習慣每天讀報超過一小時。
長期訂《信報》,偶然會買《明報》和《經濟日報》。
學睇《信報》,大約是97之後。
97年發生過不少大事,當中被影響一生的人相信為數不少。
我們經常買貴野,不足為怪;那年,便買貴一層樓。
要歸究的原因太多,但最終一個,還是年少無知,不知天大地大。
可幸我們不是為炒,預計要付出的,就老老實實的付了。
睇薄薄的《信報》,至少夠環保,雖然要「飛」的頁數,仍起碼有三分一。
也要用腦。由副刊文化版開始,然後是林行止專欄、曹仁超的投資者日記、社評,大約半小時,讀得明白,已經好豐富。再細閱其他有興趣的國際與時事評論的話,一個小時都不夠。
相熟的報販有次忍不住問:你炒股票嗎?
唔炒。
圖都唔多幅,有乜野睇?
好多字睇。
每個遊戲都有規則,要參與遊戲,必要知道規則,更要知道,
必有無形之手企圖控制、扭轉、反轉,甚至違反規則。
股壇如是。
世界如是。
留言
現在人離鄉 - 即係賤!《信報》沒有網上版啊,每天的香港聯繫只能看網上《明報》,不過大部份時候也只是捺下要聞港聞標題和評論。《明報》社評和筆陣一般都不錯啊,可能看慣了吧。另外Yahoo!新聞包羅的東方太陽之類,苦悶時當笑話睇,D社論都頗有娛樂性,好像在茶餐廳撘檯聽Malad Lo偉論一樣。